霍州煤电四季度工作部署细致

方案的印发,标志着河北省高考综合改革进入了落地和实施阶段。

与南宫市接壤的七级镇位于威县的北大门,距南宫城区只有10公里。(河北日报记者王永晨 通讯员赵国华)。

霍州煤电四季度工作部署细致

一床床被子、一捆捆大衣、一箱箱电热水壶和消毒液,被连搬带抬码放到大货车上,随后沿106国道发往南宫这是1月26日上午,笔者在位于河北邢台威县七级镇的南宫应急物资中转调运站看到的情景。威县七级镇南宫应急物资中转调运站志愿者正在紧急装运物资,随后送至南宫防疫一线。中转调运站站长、七级镇党委书记赵晓飞介绍说,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中转工作昼夜不停,不时还接受指令到邢台市辖区外接收调运或捐赠的物资,就是为了尽量避免外地车辆和人员进入高风险地区。通讯员赵国华摄中转调运站下设综合管理、车辆调度、后勤保障3个工作小组,建立了严格的车辆人员登记及排查、消毒与引导、货物卸装运输以及日常考勤、防疫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高效顺畅运行,确保提供全天候服务。威县七级镇南宫应急物资中转调运站志愿者正在接收登记需要中转的物资

洗漱用品、餐具等个人物品要单独存放、定时消毒。合理锻炼须谨记1、居家隔离时,坚持锻炼身体,有助于保持身体机能、放松身心、提高免疫力。河北法制网讯(田春雷) 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张家口赛区测试活动于2月16日至26日举行。

此次测试活动中,张家口共投入安保力量733人,安保队伍业务能力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张家口市公安局严格落实测试活动安保主场、主体、主责,按照安保工作既定部署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圆满完成了赛区测试活动安保任务有了总书记的鼓励,就有了信心。看着账本,叶润兵想起以前村集体的一穷二白。

4年来,在村集体的引导带动下,参与马铃薯种薯种植的村民越来越多,效益也逐年看涨。在德胜村,不仅仅是马铃薯种薯,铁杆庄稼光伏扶贫产业也已经成为全村的重要支柱产业,村集体由此年增收70多万元。

霍州煤电四季度工作部署细致

叶润兵说,有了总书记的嘱托,咱有了发展方向,信心也足了。按照德胜新村规划,新村全部建设了给水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系统等,还配套建成了幸福互助院、幼儿园、村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2月24日上午,徐海成又来到了二期新民居附近。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德胜村看望慰问贫困群众,考察脱贫攻坚工作,同干部群众一起算扶贫账、谋脱贫计,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

微型薯大棚租金,一年收入55万元。50万元给260多名贫困群众进行产业分红。2017年8月,经过多方努力,德胜村引入第三方投资,并采取企业代建、政府配套的模式,先后将徐家村和马鞍架两个自然村拆除,统一规划建成了功能齐全、舒适宜居的德胜新村。叶润兵又列了一个账单:30万元,用于村40多个公益岗的开支。

4年来,德胜村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将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统筹推进,走出了一条贫困乡村华丽蝶变之路。徐海成告诉笔者,微型薯是马铃薯的原种,个头如鹌鹑蛋大小,被村民亲切地称之为金蛋蛋。

霍州煤电四季度工作部署细致

从2017年开始,德胜村接连上马了好几个扶贫项目,在贫困群众逐渐脱贫的同时,村集体的腰包也鼓了起来。2月23日,大年还没过完,村民徐学海就开始忙碌起来,选建材、订家具,再跟几个懂行的村民商量今年微型薯的选种问题。

要把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新楼房建起来了,街道整修了,村里的整个环境也好起来了。叶润兵说,去年,德胜村的马铃薯种薯产业产值接近600万元,仅此一项,全村户均增收1万多元,金蛋蛋撑起了德胜村产业发展的一片天。2017年1月,总书记来德胜村看望慰问贫困群众,听说德胜村在搞马铃薯种薯种植,十分关心,他说:马铃薯原种育种这一项有希望做大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叶润兵回忆说。金蛋蛋撑起产业发展一片天2月23日,在德胜村马铃薯储藏窖内,几位村民正在忙碌分拣一批将出库的微型薯。德胜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新民居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

2月23日,在村委会办公室,他翻着一个小账本,去年村集体收入突破了150万元,除去各类支出之外,还能再搞点建设。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徐海成家,同乡亲们召开座谈会,一起算收支账、谋脱贫计。

账上有钱了,就可以搞项目了。乡亲们住的房子还比较简陋,房屋保暖过冬的效果行吗?乡亲们的院子挺大,但生活区、养殖区能不能分开?每当回想起总书记在自己家的情景,徐海成心里就暖暖的。

同时依托毗邻草原天路的优势,德胜村的旅游业也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的收入也实现了稳定增长: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400元,是2016年的近3倍。

贫困山村变身生态宜居新家园二层小楼、白墙青瓦,柏油街道整齐宽阔,有广场、花坛和景观造型如今的德胜村俨然一个风景如画的度假村。这几年在德胜村,一提起微型薯,村民们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去年底一颗微型薯最高时卖到了五六毛钱,还供不应求。去年普普通通的一个种植户都能赚四五万元,多的十几万元,还有的赚了几十万元。村集体腰包鼓了起来新春过后,叶润兵早早上了班。

远了就不说了,2016年村集体的账上一共不到2万块钱,你说能干个啥?就是想出去跑个项目,差旅费都拿不出来。光伏项目,一年收入76万元。

业兴村美展示乡村振兴新图景回访张北县德胜村图为张北县德胜村一排排漂亮的小楼房。今年还要继续种微型薯,再装修一下房子,把民宿搞起来。

在德胜村村头,叶润兵指着眼前一排排靓丽的小楼房,颇感自豪地说。10万元给全村建档立卡户进行兜底保障去年又给全村更新了自来水水泵,村庄安装了监控设施,美化了村里环境等等,这些公共设施都搞起来了。

快了,就剩点收尾工程了,今年肯定能住上好房了。现在我们住上了这样的好房子,真想让总书记再来看一看。当年,德胜村争取上级涉农资金,建成300亩马铃薯微型薯育种园区和加工园区,建设育种大棚280个。马铃薯储藏窖,一年收入11万元叶润兵一项一项列着村集体的几项重要收入,他说,2017年以来,村集体收入实现4年连增,一举迈进了全县8个百万元收入村之一。

说到这些,叶润兵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河北日报记者李艳红 通讯员石炎夏)。通讯员袁玉勤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新年伊始,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的村民们,又开始了一年的谋划。在张北县,德胜村的马铃薯种薯产业起步较早,但当时都是一家一户单干,技术不过关,既形不成规模,也不赚钱。

叶润兵介绍,坝上地区气候冷凉,具有马铃薯种薯培育的气候优势。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0元,是2016年的4倍。